第二讲 职业培训师之道(下)
一、培训与教育的不同
1、培训
培训是以职业者为主体,以培训师为主导,通过宣导理念、训练技能、解决问题、改变个人行为,进而提升组织绩效的活动。
作为一个培训师,必须把要讲的内容拆解为可理解的东西,使大家能够理解。
à 第一层:培训的主体和客体
谁是主导一方,谁是主体一方。培训师为主导,培训者为主体,非常像火车头和火车的关系。
à 第二层:培训的内容
宣导理念、训练技能、解决问题三项内容,其一或者是三者合为一体。
à 第三层:培训的目的
通过改变个人行为进而提升组织绩效的活动。
2、教育
一般教育就是提升素质。不能提升组织绩效的培训就回归到教育。
教育指向高素质目标,培训指向高绩效目标;
教育更多的是系统性的东西,而培训更多的是针对性的东西;
教育更多的是打基础,但是培训会有针对性;
教育是阶段性的,培训乃是终生的学习;
教育更多是书本式,而培训更多的是人本式,它是以人为对象的;
教育一般的方法叫做累加式,而培训更多的是裂变式;
基于学员原来的经验和知识,教育往往是填补空白,而培训是裂变。
在教育和培训的区别上,教育像十年铸剑,但是铸了一个剑之后不能杀人,因为它没开刃;而培训像三天开刃。
{案例1}……
PTT培训学院在深圳的人才市场做过实验,发现经过四年本科教育的人不如经过半天职业培训的人更有职业竞争力。随机抽取了样本,也就是在报名应聘的上万人中随机筛选,进行培训后的应聘,筛选了多次,体会如下:学了四年的人所拿到的工资,要比训练半天后去求职的人差很多,一般地讲,前者的录选率是后者的50%,经过半天培训的人,成功率在80%以上,而且比没经过培训的人工资平均多出25%。
上学四年就是做了“铸剑”的工作,装了很多的知识,但是他倒不出来,缺乏和企业的接口。半天的培训,就做了一个软管的作用,把他的知识和企业结合起来了。例如,一般的人去应聘,都会是“自我能力导向”,我具有什么能力,我可以为企业做什么贡献,我原来还做过班长,得过什么奖。但是经过培训的人知道,应聘不是以能力为导向,而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所以他的表达是这样:我查阅了你们的网站,看到了董事长的讲话,我知道这个企业是处在第二次创业时期,那么和第一次创业相比,我们需要更高的知识化、更高的专业化,我认为在这个方面,我可以提升企业的能力。他已经知道了客户的需求,一说就中了,不但人力资源经理满意,到了老板那里也满意,很快过关。为什么呢?因为四年中学了知识,但没有学知识如何为企业所用,甚至连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也没学过怎么销售你自己。而培训过的人,先上网查资料,再研究,针对需求来提供方案,中选率就达到了80%以上。
这就是教育和培训的区别。
教育也很有用,但是培训师可以指出最有针对性的,就是缺口上的最稀缺的元素给他,使这些人立刻成长起来。有些人承载了太多的知识,但缺少智慧,太少的智慧驾驭太多的知识,永远被别人所驾驭。能当老板的这些人,却往往是以很少的知识、很大的智慧去驾驭别人,智慧大于知识。
二、培训师的四项职业使命
现在的教育导致的是“知识大于智慧”,培训输出的是智慧,这里就有一个启示:不是你教给他多少,而是你启发他多少;不是你给他炸药,而是你给他雷管,他自己是有炸药的,只要你引爆了他。
培训课堂上的过程就叫做“引爆”。作为培训师,就是在行使“引爆”的使命。
1、传导
培训师通过他的导火索传导给学员。
2、放大
如果知识在一位培训师身上是1,讲给100个人听了,它就变成了100,所以,培训师是在通过教学手段做在放大知识的工作。培训师自己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激活别人的价值,让别人发生改变。
有一家企业老总听完培训课,做了战略调整,在70多亿规模的基础上节省了二个多亿,他承认这就是知识的结果,放在培训师本人身上没有用,但放大到别人身上就有用。
3、延伸
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的生命怎么样在后代延续,除了在物种上的延续之外,更多是的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知识的延续。传授了知识,别人的生命就延长了你的生命,一个人做培训师一年,教导了1000个人,就相当于1000年。
刚毕业的大学生,满怀热情,满怀知识,到了工作岗位上,迎头就是一瓢冷水泼下来,完全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为什么?就是他们没有做好准备,既没有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也没有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而这些准备是大学里的老师不能给他的,因为很多的老师一毕业就留校了,根本都没应聘过,也没有经历过这中间的复杂。
所以,在这样的一些老师的教导下,学生往往形成一种社会无能。如果我们能够给他这些能力的话,他就少走三年的弯路。你帮助了100个人,帮助了1000个人,那是多大的功业,所以很多的时候,培训师给大学生讲课的时候不要钱,愿意做这种奉献。因为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职业路上,也是蹉跎了那么多的岁月。
4、回馈
培训是最好的学习。一个领导、一个老师要想学习,就可以教导别人,教导别人就是教导自己。当给别人讲课的时候,你会发现不足,教而后知不足,所以逼得你不断地学习,所以当今的培训师都是学习的佼佼者。
三、职业培训师的素质模型
职业培训师的素质模型到底是什么?关爱学员、回报社会、自我约束、严格要求、精彩设计、完美表达、博采众长、独具风格,这些我们把它归纳出来,叫做职业培训师应该具备的四个方面的素质,总括称作师德、师威、师艺、师风。
1、师德
培训师是一个改变他人职业生命的事业,所以他和任何改变他人生命的事业是一样的,都会有这个特质,就是技术问题是其次的,道德问题是第一的。无德不能为师。
{案例2}……
凡是和人生命有关的这些中医,都要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讲的是比医术更高的境界:医德;西医也有类似的书《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神医,王志文在《龙虎兄弟》里扮演一个医生,就朗诵了这段《希波克拉底言》,要宣誓做一个职业的医生。这是职业操守。
培训师的职业操守表现在哪里?表现在对学员的关爱上,对学员的关心和爱护上,对职业的严格的要求上,对社会的回报上,我们的知识来源于社会,一定要对学员抱着欣赏和关爱的态度。
2、师威
就是指职业威望,是指对自我要求严,对别人要求也严,有威。培训师不像护士这个职业,它更多的带有父亲性质的角色,所以我们看到良师都是严师,因为人们的学习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很多的时候自己就过不了关。伟大的运动员、伟大的演员后面都有一个严格的老师,而那些被娇宠的孩子,都是父母不严格,老师不严格。
3、师艺
培训师要有职业技能。有一些培训师讲了三五年的课,还是一开场就犯错误,没有这种职业技能,不知道怎么去开场。
一个最好的开场是什么样的?最好的结局是什么样?一个好的培训必须是这样的:一开场叫做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必须让人心动。有些培训师一上场,自己在台上蹦,别人看着很惊愕;有的培训师一上场,“给我一个掌声”,凭啥给你掌声?
中间在什么地方要一气呵成?“宜将剩勇追穷寇”。什么地方行到妙处嘎然而止?是有设计的。什么地方让人怦然心动?什么地方让人欣然领会?什么地方让人潸然泪下?都是设计出来的,这就是专业技能。
4、师风
就是要形成专业的风范。一个好的培训师必须是有风格,和别人是截然不同的。“从来大江万山中,山势与江俱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独西上就是风格,一个好的培训风格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是幽默,或者是深刻,或者是鞭辟入里,或者是兼而有之。好的培训特别像好酒,一口下肚火辣辣,回味绵长,入口干烈,唤起激情燃烧的岁月;好的培训像好诗,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
这些培训师的水平容不容易达到呢?只要你有表达的基本功,有到相应的知识之后,成为全国一流的培训师,半年足可以。因为目前全国一流的培训师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大部分的是非专业选手。现在专业选手经过训练,是完全做得到的。
自检1-1
请给“培训”下一个定义。
自检1-2
请简述职业培训师的素质模型。